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拉拉山常見甲蟲圖鑑
扁鍬形蟲 Dorcus titanus sika 體型︰雄蟲27~76mm;雌蟲25~42mm 特徵︰大顎內緣近基部處有一明顯齒突 分布︰台灣最常見的一種鍬形蟲,廣泛分布於 平地至海拔1400m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 | 兩點赤鍬形蟲 Prosopocolius astacoides blanchardi 體型︰雄蟲25~71.3mm;雌蟲20~35mm 特徵︰淡紅體色與體侧明顯的兩個黑點 分布︰台灣常見的一種鍬形蟲,廣泛分布於 平地至海拔200m至1800m左右之山區, 夜間據趨光性,野外活動為六月~九月 | 台灣深山鍬形蟲 Lucanus formosanus 體型︰雄蟲35~85mm;雌蟲27~45mm 特徵︰雄蟲具頭頓,投部下緣有斧刃型的耳狀 突起 分布︰廣泛分布於海拔300m至1600m左右之山 區,夜間據趨光性,野外活動為5月~ 9月 |
高砂深山鍬形蟲 Lucanus maculifemoratus taiwanus 體型︰雄蟲40~87mm;雌蟲27~49mm 特徵︰本種為台灣深山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鞘翅表面覆毛明顯,小型個體耳突不發 達 分布︰海拔900~2600m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野外活動為四月~九月 | 長牙鬼艷鍬形蟲 Odontolabis siva parryi 體型︰雄蟲45~92mm;雌蟲40~60mm 特徵︰本種較為常見,雄蟲體形可分為三種型 態︰長、中、短齒型 分布︰海拔1500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 | 紅圓翅鍬形蟲 Neolucanus swinhoei 體型︰雄蟲20~56mm;雌蟲28~42mm 特徵︰個體鞘翅有呈暗褐色製黑色之黑化現象 分布︰台灣常見的鍬形蟲,分布於海拔1500m 以下,日間常見於林道上、乾溝渠中爬 行 |
鹿角鍬形蟲 Rhaetulus crenatus 體型︰雄蟲25.5~65mm;雌蟲22~44mm 特徵︰本種鞘翅金屬光澤微弱且大顎內小齒突 少 分布︰海拔200~1500m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野外活動為五月~十月 | 深山扁鍬形蟲 Dorcus kyanrauensis 體型︰雄蟲19~65mm;雌蟲23~32mm 特徵︰本種與扁鍬形蟲非常相似,鞘翅上佈滿 均勻之細刻點 分布︰海拔1800m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 | 大園翅鍬形蟲 NEOLUCANUS MAXIMUS VENDLI 體型︰雄蟲39~68mm;雌蟲40~50mm 特徵︰台灣產圓翅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雌蟲 與鬼艷鍬形蟲雌蟲頗為類似本種鞘翅為 暗褐色且眼緣突起尖銳略呈梯形,區分 應無困難 分布︰海拔400~1900m左右之山區,夜間據 趨光性,野外活動為七月~九月 |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甲蟲小知識
野生的獨角仙就是有這種壞處
因為獨角仙是生產完就會"相繼"死亡(母的先死)
所以~如果要觀察獨角仙的一生
建議買人工繁殖的
野生獨角仙被抓時
不知道他交尾了沒
如果抓到交尾的獨角仙
就會像您這樣
養不到幾天就死了
其實養獨角仙不用買產卵木
獨角仙只要有培養土就會生產
但是溼度和深度要剛好
溼度建議一天噴一次
而深度最好20公分以上
獨角仙的卵用肉眼也能夠看的到
獨角仙的卵是乳白色的
有一點橢圓形
我建議您:
如果以後確定有交尾
最好等雌蟲死亡1~2星期後
把培養土倒在報紙上
慢慢找,記得要細心,而且要有耐心
雌蟲死亡1~2星期後比較好找
因為卵有可能已經孵化了
(記得用湯匙挖,千萬不要用手碰!!)
至於您的雌蟲為何那麼快就死亡
原因就是我第一個回答
雌蟲獨角仙交尾.生產完就會相繼死亡
而您養的又因為是"野生"的
可能在野外已經生產完了
所以因虛弱而被你抓到
抓回來當然很快就死亡~!!
參考資料
自己小六到現在4年的養蟲經驗(我自己一字一字打的, 請勿轉貼!!!) 2008-07-14 13:17:07 補充
不含觭角4~6.2公分
你可以上網去買"台灣的昆蟲-甲蟲篇","渡假出版社"
這本是圖鑑,很好用喔~!!
因為獨角仙是生產完就會"相繼"死亡(母的先死)
所以~如果要觀察獨角仙的一生
建議買人工繁殖的
野生獨角仙被抓時
不知道他交尾了沒
如果抓到交尾的獨角仙
就會像您這樣
養不到幾天就死了
其實養獨角仙不用買產卵木
獨角仙只要有培養土就會生產
但是溼度和深度要剛好
溼度建議一天噴一次
而深度最好20公分以上
獨角仙的卵用肉眼也能夠看的到
獨角仙的卵是乳白色的
有一點橢圓形
我建議您:
如果以後確定有交尾
最好等雌蟲死亡1~2星期後
把培養土倒在報紙上
慢慢找,記得要細心,而且要有耐心
雌蟲死亡1~2星期後比較好找
因為卵有可能已經孵化了
(記得用湯匙挖,千萬不要用手碰!!)
至於您的雌蟲為何那麼快就死亡
原因就是我第一個回答
雌蟲獨角仙交尾.生產完就會相繼死亡
而您養的又因為是"野生"的
可能在野外已經生產完了
所以因虛弱而被你抓到
抓回來當然很快就死亡~!!
參考資料
自己小六到現在4年的養蟲經驗(我自己一字一字打的, 請勿轉貼!!!) 2008-07-14 13:17:07 補充
不含觭角4~6.2公分
你可以上網去買"台灣的昆蟲-甲蟲篇","渡假出版社"
這本是圖鑑,很好用喔~!!
哪裡有賣甲蟲的店面?
在高雄火車站(後站)出來往左邊走不用3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家叫做"昆蟲樂園"
成蟲和幼蟲不可能超過300元(除非你買很多)
2.在雄商附近(五福路那裡)你會看到有一家
"綠色工坊"~"http://www.greenworkshop.com/"這是他的網站
且獨角仙〈台灣品種〉成蟲和幼蟲較好養!
建議不要養外國的喔!
成蟲和幼蟲不可能超過300元(除非你買很多)
2.在雄商附近(五福路那裡)你會看到有一家
"綠色工坊"~"http://www.greenworkshop.com/"這是他的網站
且獨角仙〈台灣品種〉成蟲和幼蟲較好養!
建議不要養外國的喔!
甲蟲特偵
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有的具重要經濟價值,成蟲和幼蟲可能毀壞作物、木材、紡織品以及傳播寄生蟲和疾病。有的吃害蟲而對人有益。雖然所有的鞘翅類都適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著稱,如weevil(象甲)、borer(鑽孔蟲)、firefly(螢)、chafer(鰓角金龜)和curculio(錐象甲)。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有的具重要經濟價值,成蟲和幼蟲可能毀壞作物、木材、紡織品以及傳播寄生蟲和疾病。有的吃害蟲而對人有益。雖然所有的鞘翅類都適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著稱,如weevil(象甲)、borer(鑽孔蟲)、firefly(螢)、chafer(鰓角金龜)和curculio(錐象甲)。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甲蟲介紹
甲蟲飼養觀察並不殘忍喔
1.幼蟲的排便和土壤(腐質土)太相似,若學生沒有適時的更換土壤幼蟲因無法吸收到足夠的養份,而容易營養不足而死亡:
甲蟲的糞便和土即時很好分,甲蟲糞便是長條型,土則是散狀.
2.幼蟲的表皮是脆弱的,學生雖只用兩隻手指捉起來看
但其實對幼蟲而言,是相當大的力道,
猶如有人用兩手掐住另一人的脖子一樣
不一定,除非有些低能兒會用力捏,要不然平時捉起來對幼蟲並無害
3.幼蟲在土壤需要適當的休息,學生不定時將幼蟲拿進拿出
對幼蟲而言也是一種無謂的打擾
把幼蟲拿進拿出確實是一種打擾行為,過度把玩說不定會讓幼蟲升天
甲蟲是一種有趣的昆蟲,會因為土的好壞有大小差異和形狀改變,
也是一種現代寵物,無聲無味,
我自己養蟲4年多了當幼蟲變為成蟲時,那種喜悅是無法想像的
1.幼蟲的排便和土壤(腐質土)太相似,若學生沒有適時的更換土壤幼蟲因無法吸收到足夠的養份,而容易營養不足而死亡:
甲蟲的糞便和土即時很好分,甲蟲糞便是長條型,土則是散狀.
2.幼蟲的表皮是脆弱的,學生雖只用兩隻手指捉起來看
但其實對幼蟲而言,是相當大的力道,
猶如有人用兩手掐住另一人的脖子一樣
不一定,除非有些低能兒會用力捏,要不然平時捉起來對幼蟲並無害
3.幼蟲在土壤需要適當的休息,學生不定時將幼蟲拿進拿出
對幼蟲而言也是一種無謂的打擾
把幼蟲拿進拿出確實是一種打擾行為,過度把玩說不定會讓幼蟲升天
甲蟲是一種有趣的昆蟲,會因為土的好壞有大小差異和形狀改變,
也是一種現代寵物,無聲無味,
我自己養蟲4年多了當幼蟲變為成蟲時,那種喜悅是無法想像的
甲蟲的身體構造
獨角仙的身體外面是是一層如盔甲般的硬殼,身體分成頭、胸、腹3部分,不含觭角體長約4~7cm,體色深褐色至紅褐色,雌性體性較小。
1.頭部─有兩隻觸角、口器、複眼,雄蟲頭部前方有鹿角狀之長觭角,前胸背板有
中央突起之小觭角,雌性頭部前額部分有些微的突出。觸角的頂端分叉成三部
分,有嗅覺。口器上佈滿像牙刷一樣的鬍鬚,用來吸取樹木及水果的汁液。
2.胸部─有六隻腳、四片翅膀及一些氣門。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可緊緊鉤住樹
木,翅膀分為前翅和後翅,獨角仙共有18個氣們,是獨角仙的呼吸器官。
3.腹部─橫紋柔軟有氣門、交尾器及消化器官,獨角仙的消化器官有前腸、中腸、
甲蟲的簡介
獨角仙又名兜蟲,屬於鞘翅目,金龜子科。全世界具有大型犄角的獨角仙目前約有60種,其他犄角較小或不明顯的種類約有一千三百多種。台灣的獨角仙有兩種,其中一種分布於蘭嶼地區,另一種則普遍存在台灣的低海拔山區的樹林裡。
獨角仙大量發生於 6~8月,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剛櫟流出樹液處,或是在光臘樹(白雞油)上也常可發現聚集上百隻獨角仙的盛況,到了晚上,在山區有路燈處,也往往可以發現他們的踪跡,是台灣常見的大型甲蟲。其幼蟲常稱為雞母蟲,經蛹期羽化為成蟲,一年一代,由於本種並非保育類昆蟲,加以體型大而健壯,常被做為兒童玩賞及昆蟲教學使用。
食性.
幼蟲生活在腐植土及朽木中,大顎強壯有力,啃食腐植土及木材;成蟲則 吸食樹汁為生,飼育時可餵食蘋果、鳳梨等。
個性.
1.當獨角仙爬到手臂上時,因獨角仙的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會緊緊鉤住皮膚, 這時絕不可以,用力拉她,這樣會越鉤越深,傷到皮膚;應該輕輕模牠的屁股尾端突出的部位,那牠會放開牠的鉤爪。
2.當雌獨角仙受到雄獨角仙或人類的威脅時,牠會揮舞牠那銳利的前腳,攻擊對方。
3.雌獨角仙比雄獨角仙更會鑽土,而且鑽土速度也更快。
4.雌獨角仙生氣時,叫聲會很大聲,雄獨角仙很少會叫。
5.每當夜晚,固定時間(大約11點)獨角仙的活動會增強,雄獨角仙會不斷揮動牠的翅膀(聲音很大聲),雌獨角會在飼養箱中不斷走動,會〝吱吱〞的叫不停。
6.雄獨角仙有時會強迫雌獨角仙交尾,如果雌獨角仙不聽,雄獨角仙就會用牠的 觭角頂雌獨角仙,有時會把牠頂翻。
http://stu.nkps.tp.edu.tw/insects/bugs/BugInfo_Arch.htm
此網站有各種昆蟲的身體構造 牠們的身體構造就外觀上,分成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腳、兩對翅膀以及頭上的一對觸角。 ... 因生活習性的不同,腳的構造和用途也不相同,有開掘足、跳躍足、捕捉足、 ... 甲蟲的前翅特化成硬鞘,覆蓋保護腹部,已經不具飛行之功能。 由膜質狀後翅飛行。你可以參考看看
1.頭部─有兩隻觸角、口器、複眼,雄蟲頭部前方有鹿角狀之長觭角,前胸背板有
中央突起之小觭角,雌性頭部前額部分有些微的突出。觸角的頂端分叉成三部
分,有嗅覺。口器上佈滿像牙刷一樣的鬍鬚,用來吸取樹木及水果的汁液。
2.胸部─有六隻腳、四片翅膀及一些氣門。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可緊緊鉤住樹
木,翅膀分為前翅和後翅,獨角仙共有18個氣們,是獨角仙的呼吸器官。
3.腹部─橫紋柔軟有氣門、交尾器及消化器官,獨角仙的消化器官有前腸、中腸、
甲蟲的簡介
獨角仙又名兜蟲,屬於鞘翅目,金龜子科。全世界具有大型犄角的獨角仙目前約有60種,其他犄角較小或不明顯的種類約有一千三百多種。台灣的獨角仙有兩種,其中一種分布於蘭嶼地區,另一種則普遍存在台灣的低海拔山區的樹林裡。
獨角仙大量發生於 6~8月,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剛櫟流出樹液處,或是在光臘樹(白雞油)上也常可發現聚集上百隻獨角仙的盛況,到了晚上,在山區有路燈處,也往往可以發現他們的踪跡,是台灣常見的大型甲蟲。其幼蟲常稱為雞母蟲,經蛹期羽化為成蟲,一年一代,由於本種並非保育類昆蟲,加以體型大而健壯,常被做為兒童玩賞及昆蟲教學使用。
食性.
幼蟲生活在腐植土及朽木中,大顎強壯有力,啃食腐植土及木材;成蟲則 吸食樹汁為生,飼育時可餵食蘋果、鳳梨等。
個性.
1.當獨角仙爬到手臂上時,因獨角仙的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會緊緊鉤住皮膚, 這時絕不可以,用力拉她,這樣會越鉤越深,傷到皮膚;應該輕輕模牠的屁股尾端突出的部位,那牠會放開牠的鉤爪。
2.當雌獨角仙受到雄獨角仙或人類的威脅時,牠會揮舞牠那銳利的前腳,攻擊對方。
3.雌獨角仙比雄獨角仙更會鑽土,而且鑽土速度也更快。
4.雌獨角仙生氣時,叫聲會很大聲,雄獨角仙很少會叫。
5.每當夜晚,固定時間(大約11點)獨角仙的活動會增強,雄獨角仙會不斷揮動牠的翅膀(聲音很大聲),雌獨角會在飼養箱中不斷走動,會〝吱吱〞的叫不停。
6.雄獨角仙有時會強迫雌獨角仙交尾,如果雌獨角仙不聽,雄獨角仙就會用牠的 觭角頂雌獨角仙,有時會把牠頂翻。
http://stu.nkps.tp.edu.tw/insects/bugs/BugInfo_Arch.htm
此網站有各種昆蟲的身體構造 牠們的身體構造就外觀上,分成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腳、兩對翅膀以及頭上的一對觸角。 ... 因生活習性的不同,腳的構造和用途也不相同,有開掘足、跳躍足、捕捉足、 ... 甲蟲的前翅特化成硬鞘,覆蓋保護腹部,已經不具飛行之功能。 由膜質狀後翅飛行。你可以參考看看
果凍哪一種東西吸引甲蟲或鍬形蟲?
(1)果凍哪一種東西吸引甲蟲或鍬形蟲?
甲蟲果凍主要成分大都是些植物萃取物和植物性蛋白 維他命 還有些添加特別不同水果口味應該是微甜微酸的味道~
(2)獨角仙和鍬形蟲自養的和野外的差多少?
獨角仙成蟲壽命在野外大約1個月, 人工的飼養下約可存活2-3個月。鍬形蟲野外的壽命大概1年,在人工飼養下可活近2年。(視飼養環境.溫度變化甲蟲壽命不一定一樣)
(3)獨角仙是如何找到對方?
成蟲尋找食物時就會碰到因吃的東西都一樣(有母蟲族群在此繁殖羽化成蟲數量就會越來越多)
(4)獨角仙是否會被光吸引?
獨角仙和鍬形蟲都是趨光性昆蟲。
(5)牠們如何交尾?
公蟲會趴在母蟲身上,用6隻腳緊緊的捉住母蟲,並用觸鬚及口器摩擦敲打母蟲背部, 刺激母蟲交配的意願,若母蟲接受,就會打開生殖口,公蟲就會將交尾器伸入母蟲體內,將精子注入精筴中,通常母蟲只要交配一次之後便不會在接受第二次交配, 因為母蟲交配一次所獲得的精子就足夠牠將所有的卵子授精。
甲蟲果凍主要成分大都是些植物萃取物和植物性蛋白 維他命 還有些添加特別不同水果口味應該是微甜微酸的味道~
(2)獨角仙和鍬形蟲自養的和野外的差多少?
獨角仙成蟲壽命在野外大約1個月, 人工的飼養下約可存活2-3個月。鍬形蟲野外的壽命大概1年,在人工飼養下可活近2年。(視飼養環境.溫度變化甲蟲壽命不一定一樣)
(3)獨角仙是如何找到對方?
成蟲尋找食物時就會碰到因吃的東西都一樣(有母蟲族群在此繁殖羽化成蟲數量就會越來越多)
(4)獨角仙是否會被光吸引?
獨角仙和鍬形蟲都是趨光性昆蟲。
(5)牠們如何交尾?
公蟲會趴在母蟲身上,用6隻腳緊緊的捉住母蟲,並用觸鬚及口器摩擦敲打母蟲背部, 刺激母蟲交配的意願,若母蟲接受,就會打開生殖口,公蟲就會將交尾器伸入母蟲體內,將精子注入精筴中,通常母蟲只要交配一次之後便不會在接受第二次交配, 因為母蟲交配一次所獲得的精子就足夠牠將所有的卵子授精。
甲蟲化蛹之後是不是仍需要放在腐植土或是人工蛹室裡
Q1.養兜蟲幼蟲是多久要換一次土?((獨角仙和毛大象))
A1.獨角仙部份
盒子若是大型的,或是幼蟲只是1、2齡而已,大概2個月換一次,但如果你是養三齡蟲,由於食量比較大,大概1個月就要換一次囉!
不過以上都只是大概的時間,最準的還是要看土壤表面的糞便多寡,牠的大便是長的橢圓、深咖啡色,若是糞便已蓋滿土壤表面,就是要換土的時候了。另外,不管是否該換土,每個月最好都將幼蟲倒出來檢查一次,確定有無生病的幼蟲,儘早與其他的幼蟲進行隔離。
A1.毛大象部份
除了一齡幼蟲大概1.5~2個月換土,二齡幼蟲及三齡幼蟲大概1~1.5個月就要換土一次了,因為毛大象的幼蟲胃口奇大,所以在幼蟲飼育方面要花較多的費用。同樣的,換土的確切時間最好還是看土表的糞便量來決定。
Q2.那一隻獨角先幼蟲1齡時需要多大的空間?
大概用布丁杯大小的容器飼養即可,若是蛻皮轉二齡就要立即更換。
2.多久會轉2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一個月後就會變為2齡蟲,就要使用小型的飼育箱飼育(約是12×18×15㎝)
3.多久會轉3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再經過3個月就會轉3齡了,就可以使用較大的容器飼養了。
Q3.那是多久要噴一次水?(霧狀的) 是要噴在蓋子上就好還是要把蓋子打開來噴比較好?
A3.白天和晚上各噴一次,把蓋子打開噴在木屑上,大約按兩三下
Q4.不同種類的兜蟲能養在一起嗎? 會互相攻擊嗎? (例:獨角仙和毛大象兜)
A4.盡量不要飼養在一起,雖然打起來不會像鍬形蟲那樣死亡,但還是不要放在一起。
Q5.再請問一下 請問現在中永和或鄰近地區還有哪個山可抓到甲蟲成蟲或幼蟲嗎?
A5.如果你想要抓的話,我不方便告訴你哪座山,因為最近獨角仙有些才剛羽化,就被抓的一乾二淨了 ,但是山區大部分都有甲蟲棲息,大多是夜行性的
Q6.他們的棲息地在哪?
A6. 大部分棲息在山上,北部很多山都有
Q7成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幼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A7兜蟲成蟲在樹上比較容易發現,尤其是有樹液的樹→『白天』
鍬形蟲成蟲在樹縫與地上、或者草叢裡都有可能→『夜晚』
兜蟲幼蟲生活在土壤裡
鍬形蟲幼蟲則生活在朽木或土壤裡
A1.獨角仙部份
盒子若是大型的,或是幼蟲只是1、2齡而已,大概2個月換一次,但如果你是養三齡蟲,由於食量比較大,大概1個月就要換一次囉!
不過以上都只是大概的時間,最準的還是要看土壤表面的糞便多寡,牠的大便是長的橢圓、深咖啡色,若是糞便已蓋滿土壤表面,就是要換土的時候了。另外,不管是否該換土,每個月最好都將幼蟲倒出來檢查一次,確定有無生病的幼蟲,儘早與其他的幼蟲進行隔離。
A1.毛大象部份
除了一齡幼蟲大概1.5~2個月換土,二齡幼蟲及三齡幼蟲大概1~1.5個月就要換土一次了,因為毛大象的幼蟲胃口奇大,所以在幼蟲飼育方面要花較多的費用。同樣的,換土的確切時間最好還是看土表的糞便量來決定。
Q2.那一隻獨角先幼蟲1齡時需要多大的空間?
大概用布丁杯大小的容器飼養即可,若是蛻皮轉二齡就要立即更換。
2.多久會轉2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一個月後就會變為2齡蟲,就要使用小型的飼育箱飼育(約是12×18×15㎝)
3.多久會轉3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再經過3個月就會轉3齡了,就可以使用較大的容器飼養了。
Q3.那是多久要噴一次水?(霧狀的) 是要噴在蓋子上就好還是要把蓋子打開來噴比較好?
A3.白天和晚上各噴一次,把蓋子打開噴在木屑上,大約按兩三下
Q4.不同種類的兜蟲能養在一起嗎? 會互相攻擊嗎? (例:獨角仙和毛大象兜)
A4.盡量不要飼養在一起,雖然打起來不會像鍬形蟲那樣死亡,但還是不要放在一起。
Q5.再請問一下 請問現在中永和或鄰近地區還有哪個山可抓到甲蟲成蟲或幼蟲嗎?
A5.如果你想要抓的話,我不方便告訴你哪座山,因為最近獨角仙有些才剛羽化,就被抓的一乾二淨了 ,但是山區大部分都有甲蟲棲息,大多是夜行性的
Q6.他們的棲息地在哪?
A6. 大部分棲息在山上,北部很多山都有
Q7成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幼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A7兜蟲成蟲在樹上比較容易發現,尤其是有樹液的樹→『白天』
鍬形蟲成蟲在樹縫與地上、或者草叢裡都有可能→『夜晚』
兜蟲幼蟲生活在土壤裡
鍬形蟲幼蟲則生活在朽木或土壤裡
飼養介紹
Q1.養兜蟲幼蟲是多久要換一次土?((獨角仙和毛大象))
A1.獨角仙部份
盒子若是大型的,或是幼蟲只是1、2齡而已,大概2個月換一次,但如果你是養三齡蟲,由於食量比較大,大概1個月就要換一次囉!
不過以上都只是大概的時間,最準的還是要看土壤表面的糞便多寡,牠的大便是長的橢圓、深咖啡色,若是糞便已蓋滿土壤表面,就是要換土的時候了。另外,不管是否該換土,每個月最好都將幼蟲倒出來檢查一次,確定有無生病的幼蟲,儘早與其他的幼蟲進行隔離。
A1.毛大象部份
除了一齡幼蟲大概1.5~2個月換土,二齡幼蟲及三齡幼蟲大概1~1.5個月就要換土一次了,因為毛大象的幼蟲胃口奇大,所以在幼蟲飼育方面要花較多的費用。同樣的,換土的確切時間最好還是看土表的糞便量來決定。
Q2.那一隻獨角先幼蟲1齡時需要多大的空間?
大概用布丁杯大小的容器飼養即可,若是蛻皮轉二齡就要立即更換。
2.多久會轉2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一個月後就會變為2齡蟲,就要使用小型的飼育箱飼育(約是12×18×15㎝)
3.多久會轉3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再經過3個月就會轉3齡了,就可以使用較大的容器飼養了。
Q3.那是多久要噴一次水?(霧狀的) 是要噴在蓋子上就好還是要把蓋子打開來噴比較好?
A3.白天和晚上各噴一次,把蓋子打開噴在木屑上,大約按兩三下
Q4.不同種類的兜蟲能養在一起嗎? 會互相攻擊嗎? (例:獨角仙和毛大象兜)
A4.盡量不要飼養在一起,雖然打起來不會像鍬形蟲那樣死亡,但還是不要放在一起。
Q5.再請問一下 請問現在中永和或鄰近地區還有哪個山可抓到甲蟲成蟲或幼蟲嗎?
A5.如果你想要抓的話,我不方便告訴你哪座山,因為最近獨角仙有些才剛羽化,就被抓的一乾二淨了 ,但是山區大部分都有甲蟲棲息,大多是夜行性的
Q6.他們的棲息地在哪?
A6. 大部分棲息在山上,北部很多山都有
Q7成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幼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A7兜蟲成蟲在樹上比較容易發現,尤其是有樹液的樹→『白天』
鍬形蟲成蟲在樹縫與地上、或者草叢裡都有可能→『夜晚』
兜蟲幼蟲生活在土壤裡
鍬形蟲幼蟲則生活在朽木或土壤裡
A1.獨角仙部份
盒子若是大型的,或是幼蟲只是1、2齡而已,大概2個月換一次,但如果你是養三齡蟲,由於食量比較大,大概1個月就要換一次囉!
不過以上都只是大概的時間,最準的還是要看土壤表面的糞便多寡,牠的大便是長的橢圓、深咖啡色,若是糞便已蓋滿土壤表面,就是要換土的時候了。另外,不管是否該換土,每個月最好都將幼蟲倒出來檢查一次,確定有無生病的幼蟲,儘早與其他的幼蟲進行隔離。
A1.毛大象部份
除了一齡幼蟲大概1.5~2個月換土,二齡幼蟲及三齡幼蟲大概1~1.5個月就要換土一次了,因為毛大象的幼蟲胃口奇大,所以在幼蟲飼育方面要花較多的費用。同樣的,換土的確切時間最好還是看土表的糞便量來決定。
Q2.那一隻獨角先幼蟲1齡時需要多大的空間?
大概用布丁杯大小的容器飼養即可,若是蛻皮轉二齡就要立即更換。
2.多久會轉2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一個月後就會變為2齡蟲,就要使用小型的飼育箱飼育(約是12×18×15㎝)
3.多久會轉3齡要再換多大空間?
大概再經過3個月就會轉3齡了,就可以使用較大的容器飼養了。
Q3.那是多久要噴一次水?(霧狀的) 是要噴在蓋子上就好還是要把蓋子打開來噴比較好?
A3.白天和晚上各噴一次,把蓋子打開噴在木屑上,大約按兩三下
Q4.不同種類的兜蟲能養在一起嗎? 會互相攻擊嗎? (例:獨角仙和毛大象兜)
A4.盡量不要飼養在一起,雖然打起來不會像鍬形蟲那樣死亡,但還是不要放在一起。
Q5.再請問一下 請問現在中永和或鄰近地區還有哪個山可抓到甲蟲成蟲或幼蟲嗎?
A5.如果你想要抓的話,我不方便告訴你哪座山,因為最近獨角仙有些才剛羽化,就被抓的一乾二淨了 ,但是山區大部分都有甲蟲棲息,大多是夜行性的
Q6.他們的棲息地在哪?
A6. 大部分棲息在山上,北部很多山都有
Q7成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幼蟲在哪較容易發現?
A7兜蟲成蟲在樹上比較容易發現,尤其是有樹液的樹→『白天』
鍬形蟲成蟲在樹縫與地上、或者草叢裡都有可能→『夜晚』
兜蟲幼蟲生活在土壤裡
鍬形蟲幼蟲則生活在朽木或土壤裡
甲蟲介紹
甲蟲是昆蟲中最大的一個家族。甲蟲有著一對硬化的翅膀,用來保護自己,是牠們最大的特徵;而完全變態的成長過程,當真是蟲大十八變;其實甲蟲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黑暗中度過,但是盛夏一到,不論是熟悉的鍬形蟲、獨角仙、金龜子、水裡游的龍蝨、吃葉片的金花蟲、愛糞便的糞金龜、彈跳逃生的叩頭蟲、會發光的螢火蟲等等,尤其是甲蟲家族中老大哥-保育類的長臂金龜都會現身。甲蟲飼養,是觀察甲蟲最好的方法。甲蟲一生都在土裡或朽木裡度過,要瞭解甲蟲的生長史,就得自己動手飼養,為牠們準備好溫暖的家,讓牠們安心繁衍下一代。
http://210.60.21.111/ttv/video_27_2.htm
http://blog.tbes.tcc.edu.tw/plog/index.php?blogId=63 ----甲蟲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2008-12-12 20:59:16 補充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各個交配行為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4]。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1]。
http://210.60.21.111/ttv/video_27_2.htm
http://blog.tbes.tcc.edu.tw/plog/index.php?blogId=63 ----甲蟲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2008-12-12 20:59:16 補充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各個交配行為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4]。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1]。
甲蟲介紹
甲蟲」顧名思義,是身上披覆著盔甲般的昆蟲,而這個「盔甲」,則是由昆蟲前翅特化而成的翅鞘,用以保護後翅。以學術的角度來看,「甲蟲」其實是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的泛稱,諸如鍬形蟲、金龜子、獨角仙、吉丁蟲、叩頭蟲、糞金龜......等等昆蟲,都是甲蟲家族的一份子。
在國外有許多的甲蟲,特別是鍬形蟲、兜蟲和獨角仙,被當成寵物來飼養,其中又以鄰近的日本地區最為瘋狂,以甲蟲為主的昆蟲商店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飼育甲蟲的用品如枯木、木屑、腐質土還有標榜著可以延長壽命、提高產卵率各式各樣口味的果凍也紛紛商品化,使得一般上班族也能夠輕易的取
得這些飼養甲蟲的材料,再加上飼養甲蟲只需要小小的空間,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這股「甲蟲飼育風潮」目前正席捲全球,魅力無法檔。
台灣可以稱得上是昆蟲王國,光是甲蟲,就有5000種之多,全世界的鍬形蟲約有1200種,台灣就擁有53種,這些鍬形蟲和獨角仙都是科學教育和自然觀察的絕佳材料,以下則為讀者們簡單介紹鍬形蟲和獨角仙的觀察和飼養方式。
鍬形蟲的飼養:
要飼養鍬形蟲,首先必須到野外去尋找鍬形蟲,絕大多數的鍬形蟲夜晚都具有趨光性,可以利用此種特性,夜晚至郊區或山區的路燈附近去找尋;一些常見的種類如:扁鍬形蟲、深山扁鍬形蟲、兩點赤鍬形蟲、鬼艷鍬形蟲、鹿角鍬形蟲,都可以很輕易的被發現。有些種類的鍬形蟲則喜歡在白天時,在郊區的路面、林道或登山步道上爬行,如:?圓翅鍬形蟲、泥圓翅鍬形蟲和葫蘆鍬形蟲。
鍬形蟲在野外的天然食物主要為殼斗科(Fagaceae)的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 Bl.)、短尾葉石櫟(Pasanis brevicaudata)、狹葉櫟(C. stenophylloides)、長尾栲(Castanopsis carlesii);無患子科(Sapindaceae)的台灣欒樹(Koelreuteria formosana)和芸香科(Rutaceae)柑橘類植物的樹液,另外,構樹(Broussoneetia papeyrifera(L.)L' Herit. Ex Vent.)的落果也常可以吸引到扁鍬形蟲前來取食。所以只要了解鍬形蟲的習性,要在野外發現鍬形蟲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當您找到鍬形蟲後,必須為它佈置一個適當的產卵環境,首先,必須在野外選取一截適當的朽木,或使用商品化的朽木,將朽木置於飼養箱或整理盒中,並倒入木屑,將朽木埋入木屑中,木屑上方再放上一些枯枝落葉供鍬形蟲攀爬,每兩天以水果或果凍餵食一次即可;飼養時記得要加上通風良好的蓋子,以避免鍬形蟲夜晚趨光的習性而飛走。在飼養一段時間後,雌蟲就會鑽入木屑或朽木中產卵,卵呈米黃色球型,約2至3個禮拜即可孵化;孵化後的幼蟲則以木屑和朽木為食。經過數個月的飼養後,幼蟲會在朽木中化蛹,再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羽化成為鍬形蟲;剛羽化的鍬形蟲會蟄伏在蛹室內一段時間,稱為蟄伏期,大部分的鍬形蟲至少會蟄伏1至3個月,而後再離開蛹室尋找食物。
也有一些種類的鍬形蟲幼蟲則是以腐植土中的腐植質為食物來源,如圓翅屬(Neolucanus sp.)的鍬形蟲和深山屬(Lucanus sp.)的鍬形蟲,飼養這一類的鍬形蟲,則必須選擇腐敗程度較高的腐質土,而非木屑或朽木,尤其是飼養深山屬的鍬形蟲,更必須注意溫度的控制,一般來說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0度至22度,超過25度以上很容易造成深山屬鍬形蟲幼蟲死亡。
鍬形蟲的幼蟲若取食營養成份較高的食物,則可以飼育出較大型的個體,一旦變成成蟲,則不會因為多吃兩顆水果而長的更大。鍬形蟲雄壯的大?和多變的造型,則是讓小朋友愛不釋手的主要原因,透過飼養鍬形蟲,不但可以讓小朋友觀察到昆蟲的一生,也兼具了娛樂的效果,可以說是「一兼二顧,摸?仔兼洗褲」。
參考資料
在國外有許多的甲蟲,特別是鍬形蟲、兜蟲和獨角仙,被當成寵物來飼養,其中又以鄰近的日本地區最為瘋狂,以甲蟲為主的昆蟲商店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飼育甲蟲的用品如枯木、木屑、腐質土還有標榜著可以延長壽命、提高產卵率各式各樣口味的果凍也紛紛商品化,使得一般上班族也能夠輕易的取
得這些飼養甲蟲的材料,再加上飼養甲蟲只需要小小的空間,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這股「甲蟲飼育風潮」目前正席捲全球,魅力無法檔。
台灣可以稱得上是昆蟲王國,光是甲蟲,就有5000種之多,全世界的鍬形蟲約有1200種,台灣就擁有53種,這些鍬形蟲和獨角仙都是科學教育和自然觀察的絕佳材料,以下則為讀者們簡單介紹鍬形蟲和獨角仙的觀察和飼養方式。
鍬形蟲的飼養:
要飼養鍬形蟲,首先必須到野外去尋找鍬形蟲,絕大多數的鍬形蟲夜晚都具有趨光性,可以利用此種特性,夜晚至郊區或山區的路燈附近去找尋;一些常見的種類如:扁鍬形蟲、深山扁鍬形蟲、兩點赤鍬形蟲、鬼艷鍬形蟲、鹿角鍬形蟲,都可以很輕易的被發現。有些種類的鍬形蟲則喜歡在白天時,在郊區的路面、林道或登山步道上爬行,如:?圓翅鍬形蟲、泥圓翅鍬形蟲和葫蘆鍬形蟲。
鍬形蟲在野外的天然食物主要為殼斗科(Fagaceae)的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 Bl.)、短尾葉石櫟(Pasanis brevicaudata)、狹葉櫟(C. stenophylloides)、長尾栲(Castanopsis carlesii);無患子科(Sapindaceae)的台灣欒樹(Koelreuteria formosana)和芸香科(Rutaceae)柑橘類植物的樹液,另外,構樹(Broussoneetia papeyrifera(L.)L' Herit. Ex Vent.)的落果也常可以吸引到扁鍬形蟲前來取食。所以只要了解鍬形蟲的習性,要在野外發現鍬形蟲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當您找到鍬形蟲後,必須為它佈置一個適當的產卵環境,首先,必須在野外選取一截適當的朽木,或使用商品化的朽木,將朽木置於飼養箱或整理盒中,並倒入木屑,將朽木埋入木屑中,木屑上方再放上一些枯枝落葉供鍬形蟲攀爬,每兩天以水果或果凍餵食一次即可;飼養時記得要加上通風良好的蓋子,以避免鍬形蟲夜晚趨光的習性而飛走。在飼養一段時間後,雌蟲就會鑽入木屑或朽木中產卵,卵呈米黃色球型,約2至3個禮拜即可孵化;孵化後的幼蟲則以木屑和朽木為食。經過數個月的飼養後,幼蟲會在朽木中化蛹,再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羽化成為鍬形蟲;剛羽化的鍬形蟲會蟄伏在蛹室內一段時間,稱為蟄伏期,大部分的鍬形蟲至少會蟄伏1至3個月,而後再離開蛹室尋找食物。
也有一些種類的鍬形蟲幼蟲則是以腐植土中的腐植質為食物來源,如圓翅屬(Neolucanus sp.)的鍬形蟲和深山屬(Lucanus sp.)的鍬形蟲,飼養這一類的鍬形蟲,則必須選擇腐敗程度較高的腐質土,而非木屑或朽木,尤其是飼養深山屬的鍬形蟲,更必須注意溫度的控制,一般來說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0度至22度,超過25度以上很容易造成深山屬鍬形蟲幼蟲死亡。
鍬形蟲的幼蟲若取食營養成份較高的食物,則可以飼育出較大型的個體,一旦變成成蟲,則不會因為多吃兩顆水果而長的更大。鍬形蟲雄壯的大?和多變的造型,則是讓小朋友愛不釋手的主要原因,透過飼養鍬形蟲,不但可以讓小朋友觀察到昆蟲的一生,也兼具了娛樂的效果,可以說是「一兼二顧,摸?仔兼洗褲」。
參考資料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甲蟲介紹
A: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有的具重要經濟價值,成蟲和幼蟲可能毀壞作物、木材、紡織品以及傳播寄生蟲和疾病。有的吃害蟲而對人有益。雖然所有的鞘翅類都適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著稱,如weevil(象甲)、borer(鑽孔蟲)、firefly(螢)、chafer(鰓角金龜)和curculio(錐象甲)。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有的具重要經濟價值,成蟲和幼蟲可能毀壞作物、木材、紡織品以及傳播寄生蟲和疾病。有的吃害蟲而對人有益。雖然所有的鞘翅類都適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著稱,如weevil(象甲)、borer(鑽孔蟲)、firefly(螢)、chafer(鰓角金龜)和curculio(錐象甲)。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飼養成蟲及繁殖方法:
如只想單純飼養成蟲較為簡單,一個適當大小的容器,提供水果等食物,獨角仙即可存活了,而飼養過程最煩人的大概是飼養盒內的果蠅、甲蟲身上的mite以及螞蟻雄兵了,但想要蟲蟲產卵就要多考慮一些事。
在成蟲交配之後,只需把獨角仙母蟲放入裝有腐植土深約10公分以上的箱內,腐質土記得要壓實點,箱子則是大一點較好,才可以讓它充分產卵。約1至2週的時間雌蟲自然會產下不少卵,雌蟲產卵通常在夜間,飼養箱要放在晚上是無燈光的地方。通常此時母蟲是在箱底產卵,看不到它出來活動。
如果想要雌蟲產較多卵,可以一週收一次卵,收卵時,先在地上鋪上報紙,再將腐質土全倒出來,小心翻找,由於卵很容易破,翻找時要輕一點,用一些小器具如塑膠湯匙等翻找是不錯的方式,找到的卵需另外放在腐質土中,並要注意溫度及水分。但把蛋找出來,有可能長霉,因此如無經驗,可約在母蟲死後2週左右才挖比較保險。
母蟲產完後不久後就會死掉,宜趕緊取出,還可以製作成乾燥標本。
小偏方:
1. 1. 飼養箱子可以買半透明的收納箱,比較便宜,但是需要打洞,洞大一點沒關係,要考慮空氣流通及保持溼度,但是如洞洞太大會產生許多擾人的果蠅,會挨家人罵的,所以要在表面貼透氣膠帶。
2. 2. 餵養雌蟲可以用果凍,但是不建議用蒟蒻果凍,如用糖水也可以,偶而要加菜一下例如水果,可以讓成蟲活久一點。不過水果種類要注意一下,千萬不要用西瓜等易爛的水果,蘋果或香蕉都不錯,大約2-3天換一次即可。
3. 3. 腐植土,除了使用本進口的高級昆蟲土(5L約250元),花市賣的的三省牌腐植土也很好用,使用前最好先消毒一下,整包曝曬在日光下殺菌殺蟲約兩三天,也可以考慮後車廂自然加熱法,車子停在戶外時因日光的照射,其實車內溫度相當高,尤其是夏天更好。或用不要的鍋子來炒,千萬不要拿還有用的鍋子,小心會被家人…..,還有冰箱冷凍法也可以,實施前要先徵得家人同意。一般如沒殺蟲就使用並不一定對昆蟲有太大影響,但是會有許多小飛蟲及線蟲等,有點煩人罷了。以上的做法對後面幼蟲飼養更重要。
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在成蟲交配之後,只需把獨角仙母蟲放入裝有腐植土深約10公分以上的箱內,腐質土記得要壓實點,箱子則是大一點較好,才可以讓它充分產卵。約1至2週的時間雌蟲自然會產下不少卵,雌蟲產卵通常在夜間,飼養箱要放在晚上是無燈光的地方。通常此時母蟲是在箱底產卵,看不到它出來活動。
如果想要雌蟲產較多卵,可以一週收一次卵,收卵時,先在地上鋪上報紙,再將腐質土全倒出來,小心翻找,由於卵很容易破,翻找時要輕一點,用一些小器具如塑膠湯匙等翻找是不錯的方式,找到的卵需另外放在腐質土中,並要注意溫度及水分。但把蛋找出來,有可能長霉,因此如無經驗,可約在母蟲死後2週左右才挖比較保險。
母蟲產完後不久後就會死掉,宜趕緊取出,還可以製作成乾燥標本。
小偏方:
1. 1. 飼養箱子可以買半透明的收納箱,比較便宜,但是需要打洞,洞大一點沒關係,要考慮空氣流通及保持溼度,但是如洞洞太大會產生許多擾人的果蠅,會挨家人罵的,所以要在表面貼透氣膠帶。
2. 2. 餵養雌蟲可以用果凍,但是不建議用蒟蒻果凍,如用糖水也可以,偶而要加菜一下例如水果,可以讓成蟲活久一點。不過水果種類要注意一下,千萬不要用西瓜等易爛的水果,蘋果或香蕉都不錯,大約2-3天換一次即可。
3. 3. 腐植土,除了使用本進口的高級昆蟲土(5L約250元),花市賣的的三省牌腐植土也很好用,使用前最好先消毒一下,整包曝曬在日光下殺菌殺蟲約兩三天,也可以考慮後車廂自然加熱法,車子停在戶外時因日光的照射,其實車內溫度相當高,尤其是夏天更好。或用不要的鍋子來炒,千萬不要拿還有用的鍋子,小心會被家人…..,還有冰箱冷凍法也可以,實施前要先徵得家人同意。一般如沒殺蟲就使用並不一定對昆蟲有太大影響,但是會有許多小飛蟲及線蟲等,有點煩人罷了。以上的做法對後面幼蟲飼養更重要。
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腐敗物質為食者。
圖中為兜虫
圖中為鍬形虫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有的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厘長。最大的像天牛,有 二十公分 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大。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甲蟲的蛹(南洋大兜)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甲蟲的幼虫(毛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 2009-04-21 18:58:13 補充 幼蟲的飼養:
獨腳仙幼蟲約在7—14天會孵化出來,母蟲死後兩周左右才把土倒在報紙上找幼蟲,初齡幼蟲也很脆弱,宜用湯匙取蟲,不要用手拿幼蟲,以免壓死牠。用養殖箱的話裡面放入腐植土,期間大約換1-2次土,將來幼蟲會在裡面化蛹。但是箱子小,如養很多幼蟲會太擁擠,將來會造成幼蟲死亡,或是變成體型較小的獨角仙。蓋子也很重要,注意通風及保濕。幼蟲也可分開養,使用較小容器,裡面只養1-2隻。不過就需要常常換土。 - 2009-04-21 18:58:56 補充 放置場所避免日照直射,通風良好,有窗戶的廁所或是個好地方。冬天時由於溫度較低,應放置在室內較溫暖的地方。要注意水份的添加--幼蟲飼養最忌土過於乾燥,夏天約2-3天噴灑一些水,冬天就可以九一點約一週1次,也是10 分之1的水。
- 2009-04-21 18:59:03 補充 1. 幼蟲分開養比較好管理,也較容易養出大個體,準備不同大小的罐子,隨幼蟲大小更換,幼蟲共分3個齡期,前兩個齡期可直接用大一點的,或幾隻養在一起,但是3齡時會大的很快,要注意容器大小,或乾脆用大一點的容器,不過會較佔空間。
2. 換土時機--幼蟲食物就是腐植土,排出的糞便都會往上推,幼蟲越大時,糞便也越大粒,所以當土的表面開始出現糞便,差不多需要換土了。可用湯匙取出糞粒,加入新的腐植土,再繼續飼養。
訂閱:
文章 (Atom)